某位原封疆大吏的祖地
昔日為易友辦事時,剛好順路考察瞭某位曾任封疆大吏的祖地。
01,於青龍後方側看穴位全景示意圖
圖1,平崗行龍,到頭開鉗口,墳墓葬於鉗口間,緊挨來脈。
02,於青龍後方側看穴位
圖2,以左右鉗來龍虎砂,後方略起小突。
03,於穴位後方看墳
圖3,左砂略短,剛護過穴場。右砂較長,彎如犬牙,包過墳前,墳墓朝向砂尾。(註:因後裔皆是現在人,墳墓環境略加塗改,不宜全部展現)
04,於穴位後方看墳全景圖
圖4,墳葬鉗內,左右砂緊抱,因是平崗,故砂略高一些即以藏風論。
05,於穴位後方看墳
圖5,左水倒右之局,白虎砂回抱過堂,以收左水。
06,於墳後看左
圖6,於墳後看,可見左砂隻是略高十餘二十公分。
07,於墳後看右
圖7,於墳後看,白虎砂彎抱有力。
08,正面看墳墓
圖8,穴場隻是淺開鉗口,故非現場看,不大看出效果。
09,近看墳墓
圖9,來脈略側下,略起星頂。
10,於墳前看左邊
圖10,左砂緊貼,略高於穴場。
11,於墳前看右邊
圖11,右砂彎抱,長於左砂。
12,衛星圖看穴星
圖12,看衛星圖,一枝開帳,衛護得宜,左邊大砂回抱作案,右邊小砂回轉收水。
【後記】
後面來龍,重重開大帳,勢力范圍廣,中脈有某六十年代的常委祖地(圖中不可見),威名一時(相當於古代內閣大臣)。本案例是其分出大枝所結,力量仍足。雖無明顯山峰,看起來似乎平庸,但來龍貴,分佈廣,故仍為貴地。(註:某六十年代常委祖地,看也是沒什麼高山起伏,就是平崗所結,但來龍重重開帳分佈廣,故亦出三公)
此墳立乾山巽向,內水出乙,理氣合法。雖然葬時人已成年,原有其他發墳,但此地用之,無疑又達到催貴作用。故葬於1973年,葬後二年升某廠辦公室主任,十年升省廳長,二十年升省正部(相當於古代封疆大吏),此墳催貴之力不少。
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。